信黑体有哪些缺陷或说不足?

信黑体的优点在此问题(信黑体好在哪里 )下有详细讨论。想知道除此以外信黑体有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,或者说有哪些细节可以改善,哪些问题影响其使用?
关注者
76
被浏览
35,250

6 个回答

谢邀。

我想先给出一个主观评价,我个人一直感觉信黑体很难看。之前我为了一睹信黑体的芳容,下载了唐茶的“字节社” App,但是效果让我大失所望:笔画挤成一团,粗体与常规体区分度不高,字间距略大等等。这使得我在使用信黑体时的阅读速度远不及使用系统字体(Droid Sans Fallback)。信黑体在实际应用中差劲的第一印象,让我瞬间觉得其官方网站上谈的设计理念和细节都成为了浮云。

再说几个客观评价:

  1. 随着磅数上升,信黑体的实际笔画粗细的变化并不是那么“线性”:从 W2 Ultra Light 到 W7 Bold,中间的几个字重变化不大;而从 W9 到 W10,笔画粗细陡然上升,W1 也明显比 W2 细很多。这导致了上面提到的 Regular 和 Bold 区分不明显的问题。记得华康出品的几款 GB2312 简体字体也有这个现象,不知道是不是港台地区造字的惯例。
  2. 信黑体刚面世时是难得可贵的字重齐全的中文黑体。然而时过数年,官方网站却依然只有繁体的 W3~W6、W8,以及简体的 W4、W6、W7 在卖。而且印象中繁体版只涵盖 BIG5,简体版只涵盖 GB2312(网站宣称有 GB18030),虽然日常使用足矣,但应用于 App、书籍乃至网站难免会缺字。如果信黑体是柯老师一人所作,这些问题应该是受时间和精力所限产生的。
  3. 信黑体的繁体版不是台湾“国字标准字体”,也不是香港标准。

说两句题外话

  1. 如果 App 内嵌的是 PS 曲线的 OTF 的话相信在 Android 上的渲染效果更加糟糕,毕竟是把 W4 Light 当作常规体在用。
  2. 我把信黑体的“最高品质黑体字型”宣传语给某位朋友看时,被他吐槽这个“最”字不符合《广告法》……我说“人家在香港,你去告他呀。”

对字体了解实在有限,望各位不吝指正。

从一开始看到这个字体就觉得并没有文案说的那么牛屄,甚至连一般都算不上。

简单来谈一下吧:

(本文使用的信黑体图片来自云端字库服务Justfont的字体展示页截图:

cn.justfont.com/fonts/

一、字重

上:信黑体繁体W2 下:信黑体繁体W6

Justfont的文案中称“信黑体在每个重量皆经过精密调整”,但是W2到W6这4个字重的绘制完全罔顾笔画密度,每个字的每个笔画都统统加粗绘制,效果有如电脑加粗。

图中W6的“鬱”字在这一点上相当明显,“木缶木”糊在一起,下面“鬯”中的“※”在狭小的空间内显得拥挤不堪。

上图是Justfont的信黑体推介网站的导航栏,使用的是信黑体W4。“量”、“劃”等笔画较多的字由于绘制时的“无差别加粗”显得拥挤。

这个是信黑体繁体W7,与W6就相差一个等级,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,“鬱”字也不显得拥挤了。真搞不懂为什么这都会有双重标准。

而且就如其他答主所言,从W2到W6的粗细差距都不明显,连W6都只能算是中黑体(Medium)。不管文案怎么解释,这个问题都是毋庸置疑的。

二、字形

上:信黑体繁体W6 下:信黑体繁体W8

再怎么看这两个字体都不像是一个家族的好伐!

再怎么讲我都不会信啊!

你就算把リュウミン搬出来说“它也有分细、中、粗三种类型的骨架啊。”(

魔鬼藏在寬度裡 , justfont blog

)我都不会觉得信黑体的细体骨架和粗体骨架是同一个家族的。

信黑跟リュウミン有可比性吗?人家只是略微调整一下间架结构,信黑体不但是大幅修改,更是连笔形都变了(如上上图中的“今”)。

再怎么改动至少也要看得出来是一个妈生的吧?形都不似的话还何谈神似呢?

还有一些字形上的硬伤其他答案已经谈过了就不再谈了。

三、你可以把简体版的信黑当做没有喇叭口的冬青黑体来用

这种仿绘应该不算侵权吧?

看在模仿的对象是冬青黑体的份上我就不喷了。

综上,信黑体并不比其他的黑体牛屄到那里去。